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,科橋餐飲新區一中項目收到多封來自一中民族班學生送來的“家書”,讓項目同事們瞬間淚目了。都說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,便是體現在這點滴的細節與溫暖中吧!
(部分“家書”)
看著一封封家書,員工們感動萬分。新區一中項目主管陳遠鵬提到,信中同學們都說食堂員工在春節、疫情、五一期間,放棄與家人團聚,堅守崗位,為師生提供餐飲服務,很偉大、很無私。但其實,孩子們的用餐安全與營養,才是員工們最大的牽掛。看到孩子們蹦蹦跳跳來到食堂,吃到美味營養的飯菜我們成就感、滿足感爆棚。
新區一中民族班學生共計620人,均為住宿生。春節期間,民族班的學生們在校自主學習。為保障正常供餐,食堂員工們放棄春節假期,堅守在崗位上,為讓新疆學子們感受傳統節日的氛圍,食堂配合學校組織新春團拜會,大家歡坐一堂,共慶佳節。
春節期間,疫情形勢愈發嚴峻。新區一中項目管理人員及時采購防疫物資,加強食品安全檢查和人員管理,多舉措保障防疫無死角。做師生們的堅強的飲食后盾。也會遇到同學身體不適,食堂會貼心準備營養餐、清淡的粥和面條等,滿足個性化需求。
五一勞動節來臨,小半年未曾與家人團聚的員工們,毅然決定堅守崗位。一方面擔心離蘇后再返崗會帶來安全隱患,另一方面疫情防控形式較好,但依舊不能松懈,孩子們吃得好、吃的放心,需要更多的食堂“阿姨”齊心協力。
你的“家書”,我的堅守。從食堂員工的身上,彰顯的是蘇大教服科橋餐飲員工“主動 熱情 優質 高效”的服務理念,感受到餐飲人勤勞敬業的優秀品質。從新疆班學子的“家書”中,領略到中華兒女的善良與感恩,你們是祖國的未來!
項目主管 陳遠鵬
90后青年主管陳遠鵬,畢業于揚州大學烹飪與營養專業。春節前,陳遠鵬迎來了他的寶貝兒子。第一個春節,他放棄與家人共度,一早六點鐘便來到食堂,準備除夕夜的飯菜。家中母親笑稱,自己都還是個孩子,卻成了600多中學生的“家長”。妻子月子期間、寶寶需要父親陪伴,陳遠鵬卻放不下學校里的學生。家人的支持也是他工作的動力之一。
項目副主管 楊志峰
作為父親,楊志峰是兩個孩子的爸爸。作為職工,他是新區一中民族餐廳的副主管,輔助主管管理食堂的日常工作。作為餐飲人,他對這個行業有著高度的熱愛與堅持。16年的團餐管理經驗,楊志峰熟悉餐飲每一個崗位的職責與流程,了解每一處危險源。安全保障、員工管理是防疫重點,楊志峰勇挑重任。年前至今一直堅守崗位,嚴守安全生命線。
項目核算員 徐楊清
徐楊清畢業于無錫商技校烹飪專業,2018年以實習生身份加入科橋餐飲,積極上進表現優異,畢業后正式入職公司。家在江陰的楊清,春節期間堅守崗位,晚上工作結束才與爸媽視頻“過年”。原定春節后回家,因為疫情阻擋,直到五一,也沒能回老家。疫情期間,物資保障是重中之重,徐楊清嚴把采購關,索證索票、驗收入庫毫不疏忽。輪上休息天,還要去食堂走走看看。
點心師夫妻 宇光明、馮霞
每天凌晨三四點就能看到宇光明、馮霞夫妻來到食堂,他們是一中項目的點心師,制作各類美味早點是他們夫妻的強項。夫妻倆勤勞愛崗、團結同事。食堂會定期收集學生們愛吃的菜品,對于需求量較多的早點新品種,他們主動學習積極研究,努力滿足孩子們的需求。